艺术纪实丨2003-2020,往事并不如烟(第三辑)
编者按: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世俗的人们提出了生命与真理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悲剧体现了生命真正的形而上的功能,提供了某种形而上学的安慰。而面对正在上演的悲剧,生活在其中的艺术家,正在经历什么思考?
也许生活中反常的东西,对艺术来说却是正常的。武汉新型肺炎疫情出现后,几乎所有经历过“非典”的人们都会回忆起十七年前的那段日子,空气中弥漫着白醋,消毒液与恐惧混合的味道。我们以为永久删除的病毒,似乎一键恢复,并升级爆发。灾难面前,艺术也许是无力的,也许是挣扎的,也许是疗愈的。也许我们不应无视艺术家在作品中记录的过往与预示的未来,无论什么时刻,人们都需获取精神的救赎,而艺术恰恰是其中一扇通往那里的门。
艺讯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2003-2020:往事并不如烟”专题系列采访,为大家讲述,经历过非典也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艺术家、策展人、学者的状态。本辑分享人:吕越、倪军、蔡广斌、邵帆、沈敬东、黄勇、张敢、陈文令、吴洪亮、于润生、高鹏、李逸之、王子耕。
吕越
吕越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师、艺术家
2003年非典时,我在北京。我是在2001年调到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并创建时装设计专业,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那时正忙于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完全没有余力进行艺术创作。非典停课的时候基本就是写教案了。
当时我住在亦庄,印象比较深的是有次学校组织开会,不在学校,而是在南湖公园的室外场地开的。在去开会的路上没有太多车,刚刚修好的四环不限速,亦庄到望京大约20多公里,只用了15分钟就到达开会地点,当时感觉还挺爽。隔离管控也没有现在严格,没有印象必须带口罩,也没有感觉到口罩紧缺。
《小黑云》 尺寸可变、丝绸材料 2019年
《云裳》 尺寸可变、丝绸、透明纱 2019年
这次疫情来临的时候我一直在北京,不知是不是网络发达的原因,感觉这次比非典严重,来势汹汹的。看着各种信息刷屏,也感觉应该做点什么,正巧闺蜜倡议大家捐款,她联系好了武汉的艺术家跟踪到货情况,看到捐的“爱心”能到位,除了自己捐,还帮着宣传到其他微信群里,看着很多朋友响应,还挺欣慰的。
在2019年夏秋的个展里,作品《云裳》系列不仅有表达蓝天白云的,也有表达事物的多面性和无常性。例如作品《小黑云》《化》是对多变世界以及事物可以相互转化的一种感悟。今天的疫情也可以说是无常的一种,也相信疫情过后将会转化出更多之前没有想到过的,也没有遇到过的新思想和新事物。
《化》 尺寸可变 蝴蝶标本、蚕茧、蚕丝、绣花绷子、棉线、发光丝线 2017年
我个展里延续下来的创作思维仍在脑海中活跃着。我在想,这次疫情期间,高频词汇当属“口罩”,口罩成了急需的、短缺的重要物资,甚至关乎到了每一个人。超市里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口罩,就连药店也都贴出口罩无货的告示。于是就想用口罩做点作品。但是大幅的作品,需要大量的口罩,等疫情之后不缺货了再说。目前就用为数不多的,自己用过的口罩先把构思动手试验一下。作品名为《2020疫疾之口罩》,材料也是用一些过去作品里用过的,一方面家里有存余,不用重新购置;另一方面是自己作品语言的一个延续。这类元素,像特定形状的纸蝴蝶、绣花绷子这些大家熟悉的东西,加上口罩构成了新作品的样貌,一个材料简单,制作不复杂的作品。
《2020疫疾之口罩》系列 2019年
倪军
倪军 艺术家
悲剧确实可以疗愈!好像“诗言志”这三个字。美国两次伊拉克战争时我在纽约,中国两次重大疫情时我在北京。我就是这么个人,这么个命。
2003年的时候我在地坛公园内部的一个隐秘院子里呆着,和地坛医院只有一墙之隔。有一天刘小东带杨晋南过来玩儿,我们坐着喝茶,看着下雨。喝茶的桌子据说是明代妃子使用的,还是马未都存放的。刚和几位好友拿下明朝1530年的这个院子搞个艺术空间,结果就赶上了非典,只能喝茶了,一直待到了6月。今天想起来,小东和喻红决定用这个院子做他俩完婚十周年的好友大party,所以我想那年的6月是彻底的没事儿了,6月30号在那个院子里完成了小东和喻红结婚十周年的活动,王迪带了大画幅还拍了照片。
《在疫期自画像》之一 2020年
没有游人的王府井街道 2020.2.15
我是腊月二十八日到天津陪我爸过年。我爸是1929年生人,从“七七事变”到后来一系列的人生际遇说起,他便说这次疫情对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来说是小菜一碟。我到天津的第二天武汉封城。初四(1月28日)晚我返回北京家里,我拍下了天津地铁的景象,除我之外还有一位站台职员,这是天津地铁的写实记录。高铁站零星几人,感动我的是,看到各处职员、保洁、安检镇定有序,态度都很好。到了北京出站进地铁时看到警察和防疫员拦下三五人,那时是全国开始测体温的头两三天,有人开始被拦下。
《疫情时期雪后的黄昏》 油画 2020年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首日在天津写“自救”
我的性格让我习惯在“战”时上街,回京后我去了蓝色港湾、王府井、牛街、西什库、西四、大红罗厂街、鼓楼、白魁老号、华天延吉、三里屯一品小笼、Page One书店,还有“面包会有的”面包房。我的孩子们很讨厌我这样,强令我不可再发图片“得瑟”。所以我有很多一手的图片,成了历史的记录,比如往常人头攒动的三里屯傍晚五点多街上全空的照片。我在一品小笼拍了三个斯堪的纳维亚人喝啤酒、吃包子,而且就是没戴口罩。画画很多,看片很多。不多说了,留待日后说吧!大家会在五月份举杯畅饮的,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艺术中的悲剧可以疗愈,可以提醒一个民族。
蔡广斌
蔡广斌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
2003非典时我在上海,住在浦东博山东路。当时上海相对北京被感染的人不多,所以市民的心境很正常,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时我正大量的制作并复制“窗”系列作品,觉得住在城市的民众都被困在一个个被积压的窗格里。不过现在回想和对比起两次疫情觉得目前的氛围更像我那时画的窗格子,人人躲在自家的安乐窝却觉得内心不安,现在国人较之以前似乎情绪更加脆弱甚至易碎。
《窗·堆积》 水墨宣纸 200x200cm 2003年
《夜或如海》 水墨宣纸 196x166cm 2019-2020年
《夜或如海》 水墨宣纸 196x166cm 2019-2020年
这次疫情感觉类似囯难的来临,我住进上海远郊,关进房子里,不是被各种来自武汉的消息所激愤便是感动,而尊崇人道的普世价值与否,以及面对生与死的感伤,难以入眠。精神的灾难超过了疫情本身,这次所重演的、人为造成的悲剧不能再继续上演!
此次的宅,似乎有种时间停顿的感觉,空气仿佛凝固了。不想做什么,想想该做什么?静止直至深夜。不过,在此期间,我最喜欢的是夜深催促爱犬,与我一同走出院子,在黑暗的夜里散步,黑亮的她爱在暗深的草丛里寻觅,而我则总是仰望着天空,看着树的空隙里,那如繁星般的光亮。
《中国山.角度1.2020.窟山系列(源于敦煌428窟.窟顶北坡东壁感受)》水墨宣纸 260X360cm 2020年 作品制作中,未完成
邵帆
邵帆 艺术家
两次疫情时我都在北京。时隔17年,这次的疫情正在持续,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一种考验,如同定格,可以审视出许多以前看不到,也来不及想的东西。
订于二月十四号在尼德兰北布拉班特博物馆的展览,我筹备了一年,馆方希望我能克服困难早些过去出席开幕。我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展览,用一小段视频说明情况,在开幕式上播放,同时也抱以歉意。这次展出的作品大多与动物有关,通过动物反观人性。
尼德兰北布拉班特博物馆的展览
展览开幕视频发言
《邵帆:在真像与幻想之间》展览现场
我用我的方式重新描绘它,我试图用兔子的眼睛观看兔子,让动物与我等量,达成一个相互的新格局。我不是动物的代言人,动物只是站在了它们本来就在的位置。到了该静下来用兔子的大脑思考的时候了,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我们不是兔子。
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
沈敬东
沈敬东 艺术家
2003年,我参加朱时茂投资策划的电视连续剧《欢乐谷》的拍摄,做副美工去深圳拍摄,刚拍没多久,非典就爆发了,大家非常紧张,拍摄困难重重,后来北京非典更加厉害,因为剧组是北京来的,所以被赶的东躲西藏。
整个非典期间都在拍电视剧,长期的舞台剧和电视剧的拍摄为后来的艺术创作开拓了思路,非典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次全民教育,没有经验也非常紧张,同时也给我们带一种生命的思考。
疫情期间的创作 2020年
这次疫情的爆发,我正好回南京过年,这次疫情非常凶猛,感染者从生病到死亡二十多天,这更使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对生命的珍惜。疫情期间看了两本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保定狂欢》),十部电影(《寄生虫》、《同义词》、《痛苦与荣耀》、《婚姻生活》、《小丑》等等),画了两张画,最近在写点东西。
黄勇
黄勇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
每个人都期盼着日子平安祥和,但有时候事与愿违,病痛、灾难、战争不期而至,打破循规蹈矩的正常生活。这种不正常往往刺痛了人的情感,艺术家记录着痛苦的感受用来警示未来的生活。尽管这些思考在大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也算是完成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职能。
2003年非典时期我在深圳雕塑院的工作室。街上空无一人,与平时的喧嚣形成巨大的反差,时不时从新闻里看到又增了多少,又死了多少,每根神经都跟着紧张,深感生命的脆弱。“一季春花一季蝶”,我以蝴蝶为题材画了一系列作品,谈不上歌颂生命的绚烂,却提醒着自己要好好珍惜。
《蝴蝶02》 布面油画 51x41cm 2003年
《蝴蝶06》 布面油画 150X110cm 2003年
没过几年,人到中年的身体出了麻烦,心脏接二连三的动了手术,算是经历过生死。从ICU被剧痛激醒过来,第一感觉是知道疼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因为我有知觉了,还活着。当时住在北京环铁工作室,在刘庆和隔壁。出院后串门,发现他开始养乌龟了,估计是被我的手术吓的。这一段的闭门静养,给我的创作还真开了一扇窗。身心的不平衡让我痛定思痛,为自己的、大家的、过往的、现实的、未来的构筑理想的平衡。以条屏的形式呈现了纸本色粉“叠罗汉”系列,自己觉得独特又真实,算是对我病痛的回报了。
《独上西楼》 200×50㎝ 纸本色粉 2014年
《念奴娇》 200×50㎝ 纸本色粉 2014年
《COME ON》 100×230㎝ 纸本色粉 2017年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再往后,总有些危机意识。这些年在北京折腾过好几个工作室,“不稳定”是几乎所有艺术家的共鸣。2017年在罗马湖工作室,种种拆迁消息传来,让我如履薄冰,总觉着有事儿要发生,凭空画了一幅大画《COME ON》,自我安慰了一阵子。几个月之后工作室就被“低端”,停水、停电、停暖气,不得不再次搬迁。倒不是先知先觉,只是经历的事儿多了,心态也就坦然了。
今年回到深圳陪家人过年,没想到又遇到了新冠疫情,觉得比非典还严重,医护人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我一介无用书生除了感激、感谢,只好一直宅在家里不给人添堵。吃点、喝点、再吃点、再喝点,充分满足了一家老少团聚的种种诉求。出不了门儿,看不到外面也会不了朋友,一时间紧张又无聊,天天在堆满了东西的老房子里转圈,只能随遇而安了。东西就东西,东西实在,东西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别人,东西也有故事,就画点儿东西吧。到底会画成什么样的东西,我不知道,亦或是俗套,亦或是惊喜,记着就好,就像这春季的天气,有风有雨,也一定会有太阳。
《宅日记》系列 50X6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张敢
张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
2003年是我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铺天盖地的时候,学校已经上课了。住在学校的同学被严格地隔离在校园里,不让外出。那个时候,清华美院的本部仍然在大北窑,就是今天中央电视台大楼的南侧。不巧的是,男生宿舍不在校园里,需要沿着校园外的围墙走一段路才能到校园。于是,学院在宿舍楼门口和校园门口分别安排了教师站岗,彼此用报话机联系。宿舍那边说:“出来两位同学。”校门口的回答:“收到。”然后点数,并用目光“押送”同学进校园。住在校外的老师,仍然坚持上下班,只是要做好防护,进出校门要凭工作证。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恐惧,总觉得这是小概率事件,轮不到自己头上。因此,一切照常,只是不往人多的地方跑。记得因为在给学生上课时没带口罩,还被同学举报了,我当时非常愤怒。现在想想,同学的恐惧是可以理解的。
17年过去了,没想到又赶上了新冠病毒肺炎的肆虐。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全国各地的防护措施显然要比上次非典严密多了,我也自觉地躲在家里。正值春节期间,因此,也就非常坦然地在家休息,找一些自己平时没时间看的电影来看,特别是一些意大利、西班牙导演的电影,比如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赛尔乔·莱昂内的《西部往事》《美国往事》和《革命往事》。这些影片远比大部分好莱坞电影在叙事方式、画面语言上更有味道。不过,看多了还是觉得文学作品本身更耐人寻味。于是,回过头来继续翻译肯尼斯·克拉克的一本小书,《动物与人》。文字不多,但是牵涉的内容很多,显然克拉克心目中的读者是有相当美术史基础的人,很多他一笔带过的东西,得解释半天。
2019年8月在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
与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
目前的公办桌
很快,学校要开学了,但疫情依然严峻。于是,清华大学开始了面向全校老师的在线教学培训,共同学习雨课堂的使用,好几位网红级的教师现身说法。无奈这个不争气的小插件经常崩溃,连校长向全体师生开学致辞时都敢歇工,于是,腾讯会议和Zoom纷纷加入。一打听,原来中央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在推行网络授课。经历过这场瘟疫,老师们一个个都被训练成了网络高手,估计以后美术圈再开研讨会大家下载个APP就解决了,省了办会的不少车马费。
憋在家里,除了备课,就是倒腾各种会议软件,和远在天边的学生一起测试。当然,也每天都在看电视和网上关于抗击疫情的播报,为一直攀升的新增确诊病例揪心,这两天似乎有好转。但不知随着即将到来的返工大潮会不会再度反弹。不过,我一直认为,只要大家认真防护,确实不必过度恐慌。真的不幸被感染了,那就坦然面对,当然,罪得自己受。因为不出门,体重有增加的苗头,锻炼了几天,又有点懈怠,看来还得坚持。
《受伤的母狮》 纸本水彩 2018年
《拉马苏》 纸本水彩 2018年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很多难辨真假的消息,我基本上只是看看,没太大兴趣。我深知道,作为老百姓的我永运无法获知真相,但从中却看到了国人的不冷静和疯狂。确有到处吐口水的坏人,但绝大多数被感染者都是无辜的,即使他们在不明原委的情况下传染了其他人,也不必去声讨人家。生病被隔离,但不等于要被孤立和歧视,这个时候我们反而要多一些理解和同情。有个别执法者,以保护大家为名,采取限制来自疫区的人通行的做法等等,显然简单粗暴且带有歧视性。当时网络上盛传一些地方贴出的各类横幅,初看大家觉得有趣,但是细想却透着冷漠甚至冷酷。有人说,特殊时期,话糙理不糙,个别过激方式可以理解。但面对灾难,恰恰是考验国人素质的时候,希望不要因为防疫而伤了更多人的心。记得前几年,中国科协与清华大学共同培养科普硕士,一位专家曾说,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比较低下,大约相当于二三十年前日本人的水平。这场瘟疫,确实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人素质教育中的很多缺环。
令人欣慰的是,在面对灾难时,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的事。看到了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无畏、担当和辛苦。看到了为疫区捐款的明星、商人和百姓,他们的无私和爱心;但我认为,在这个时候,艺术圈子最好别搞拍卖募捐这样一些活动,有道德绑架的嫌疑,也有点添乱。我也看到电视上开始普及一些防护知识,这比非典时期做得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世界加油!
陈文令
陈文令 艺术家
2003年非典期间,我回泉州安溪乡下老家和83岁的母亲一起过年。2020年这次迅速袭来的大疫情,首先让我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大型个展很快闭馆。这个展我投入了很大精力和物力等。闭馆对我个人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当然,远远不及李文亮医生把自己宝贵生命都献出去的损失大。相较而言,我个人再大损失都是微乎其微,不足挂齿。一想起李文亮这个平民英雄的死。我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他的死,我有责任,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他的死也是我们每个人身上一个小小局部的死,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所以我们才会感到如此的疼痛和无力。
《平庸之恶》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9年
《禁锢与挣脱》(局部) 展览现场
《人文山水》系列 450x295x390cm 综合材料 2019年
今天是一个“精密算法”统治的现代社会,在严峻疫情面前,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谁也没有精确地算出武汉何时解除封城,中国人何时不用禁足?可以自由信步在自己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这也许就是现代人永无克制的欲望与贪婪所带来的巨大灾难。
这些日子,在乡下天天泡茶,写毛笔字,看大量疫情信息。每天在乡下确实没什么艺术大动作可玩,只好把自己光溜溜的秃头当展场。最近每天一顶,万物皆美、万物皆牛、万物皆有灵。随时信手拿任何一样东西,那怕是一块垃圾放在我的秃顶上拍张照,感觉有趣又有意思。其实,人间本没有垃圾,放错地方才是垃圾,放对地方都是有用之物,或是艺术品。自由万岁。疫情对我创作影响不大,就是表面停顿雕塑创作。其实对艺术家而言停顿可能是另一种方式的成长。
《馅饼侠归来》 彩绘涂鸦 2020年春
《每日一顶》系列 2020年春
《悲痛》 书法 2020年
吴洪亮
吴洪亮 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2003年非典时期,那时对我工作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没有真的停下来。那时,我太太唐胜在上海做了一个叫空与间的艺术中心,正在装修,我就北京、上海两边跑。我在筹备一个环保雕塑展,因为非典开始时搁浅了。但那时网络已经比较好用了,我们就做了一个网上的展览,后来那个展览是在王府井大街上举办的。那是非典之后,北京市政府批的第一个户外大型艺术项目。展览作品及策划水平虽不及人意,但本来空荡荡的王府井,一下子被激活了!当时不觉得什么,现在想起来是个很有意义的项目!艺术展难得与公众、与一个城市有如此亲密的关系。其实所谓的灾难,“危”的后面,一定是机会。
王府井环保雕塑展现场 2003年
这次,我在北京。但有不少家人和朋友在武汉,感觉是复杂的,也努力做了一点事情。微信等新的媒体方式,使这次疫情变成了一种立体的既远又近的事情,很多事情瞬间袭来,真是切肤之痛!瘟疫与战争是人类一直努力想避免而又一次次重演的事实!
疫情开始的几天,感情上还很激烈的。一个月了,尽量在家,成为日常。因为这几年一直很忙,出差多、睡眠少,这几天突然发现在家里真的有个别样的世界。近日,工作开始恢复,筹备新的展览,只是时间表列不出来,期待疫情真的好转吧。
于润生
于润生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我本科四年级的时候正好赶上2003年非典。印象中我和同学们在得到官方消息之前,很早就通过网络知道了广东的疫情,似乎没有很多关于谣言和辟谣的印象。虽然后来得到正式通知,宿舍每天消毒,但年少的我们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紧张,停课了,毕业论文丝毫没有约束力,依然啸聚出行,到处吃喝玩乐,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轻狂而不负责任。那年,我在北京第一次度过了没有沙尘暴的春夏,雨水特别多,五一封校后的未名湖畔清净而凉爽,每次和导师约见面修改论文时心中都暗笑他神色紧张。我的同学中有一位被送到小汤山医院(后来确诊为肺结核,我还曾经去探望过他),同宿舍的老大某天晚上突然发烧去了校医院(后来被确诊为急性肠炎),这就是对那段日子最深刻的印象了。
17年过去,似曾相识的环境依旧,人却变了。疫情发生时父母妻女都和我生活在北京,这个冬天的北京降雪格外多,就像非典时的阴雨一样,是很特别的。当时因为老人孩子都得了流感,所以早已经开始居家隔离。听说武汉封城之后,爱人劝我把半年前定好的度假计划全都取消了,口罩、消毒、洗手、分餐、通风成了每天的功课。
乐高拼图
入手很久的1000块博斯拼图,生日收到的《老友记》乐高虽然只消磨了一周的时间,但依然让我显得未雨绸缪,晒了好几天朋友圈。此后和许多人一样,“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然而个人的悠闲快乐之感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所湮没,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生命所受到的威胁、强烈的同情之感让我焦急、愤怒、怀疑,感到强烈的无助。我想,当人的社会生活被完全网络化,只能通过手机网络接收信息时,每个人都透过自己的网络界面看向一个虚拟图景,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这时所谓建立在常识(共同感)之上的真实世界就已经不复存在,化为粉碎。共同感只存在于日常私人生活之中,天伦之乐变成承载自我的全部载体,它包裹着每个人的内心生活,提供最后的保障。然而这个载体好像肥皂泡,美丽而脆弱——甚至经不起一个喷嚏、一声咳嗽、一次发烧。
这段日子我放下了手机,把每日微信的使用时间限制在一个半小时(必须承认这是非常难的),争取让这雨后积水一般的私人生活更加平静——在一个没有公共生活可能的时代里,眼前这份脆弱的快乐成了唯一值得珍视和保卫的。如果每一片积水、每一个肥皂泡都能得到保护,那就好了。到今天,我们全家已经自我隔离整一个月了。感谢医生和所有说真话的人!
高鹏
高鹏 今日美术馆馆长
非典的时候我在北京,当时还在中央美术学院读大三,在校外租的房子,每天的生活就是看书。印象特别深的是,从窗外看到一个人突然跑到大街上,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路边,一动不动,后来这个人被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抬走。街道空荡荡的,城市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美国Dia:Beacon 美术馆外景
这次疫情期间,我在美国东海岸的几个城市考察大学和美术馆,因为航班被取消等原因,前后周转改了几次机票,刚刚回国,按要求隔离14天。从新年前武汉正式确认疫情到现在,面对各种新闻和社交媒体信息,自己心情好似过山车。在美国考察期间,一路和朋友讨论到底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我想疫情过后,这一切真的需要从最基础的教育开始,从那些站在中小学讲台的老师开始。
美国Dia:Beacon 美术馆,Walter de Maria 作品
美国Dia:Beacon 美术馆,Andy Warhol 作品
时隔17年,先后两次疫情,相信很难从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抹去这段经历,也思考了很多。希望自己的余生可以更多的帮助别人,将艺术的理念下沉到更基础的层面。
李逸之
李逸之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艺术家
2003年非典初期,我坐火车经青海,再换汽车到拉萨(当时还没有开通到西藏的铁路),进入西藏的一路一直被筛查,常常半夜被卡哨拦停,在寒风刺骨的雪地里测量体温,腋下夹住冰凉的体温计,仰望满天星斗,瑟瑟发抖。十五天后最终到了那次的目的地阿里扎达县,在那里做为期五个月的艺术史田野考察。当时西藏高原是非典的空白区,我所在临近印度的山里没有电,只偶尔听到内地传来非典的情况,不知严重程度,直到十月份回到北京,那次考察采集到多种新发现的古代泥塑造像和壁画图像。
疫情期间创作的石质作品
这次疫情初期我去了厦门岳父母家过年,期间通过网络买两次口罩均为欺骗,款去口罩空。年初一做了200个小擦擦(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发微博,很多人想要,干脆全部寄送给全国各地微博朋友,他们在隔离的家中发微博分享这个喜悦。因儿子暂时不能如期开学,我初九一人回北京,去厦门机场的路上空荡荡,到了机场空荡荡,北京机场空荡荡,机场到家的路上也是空荡荡。小区门口登记后取临时出入证,开始自我隔离。好在每天有阳光入室,心情不错,做饭、喝茶,也完成了一些石质作品的刻制,依然延续以藏传艺术因素,结合一些个人体验的表达。微信里每天传来各种疫情信息很乱,前些天西藏地区唯一的一例确诊的外来者已经痊愈离开了,西藏的朋友们准备迎接他们的藏历新年,为他们高兴。
在家制作的擦擦(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寄送给网友的擦擦作品
王子耕
王子耕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建筑师
非典的时候我还在重庆上大学,那时候还没有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和渠道都有限。事隔十七年,确实印象不深了。这次疫情我在北京。年前我一直在跑医院,我爷爷病危,我父亲癌症转移到肝上需要做手术。一月份的时候我爷爷去世了,葬礼之后安排我爸住院,托关系赶在春节之前安排上了手术。现在想起来,如果拖到春节后,按目前这个情况,手术是肯定做不成的。
正在翻译的一本关于下水道的书内页
最近我在翻译理想国引进的一本书,有关下水道的历史,正好也与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相关。这个事拖了很久,实在对不住编辑。几个专业媒体让我写写我的动态,《建筑学报》让我写写这次疫情会对建筑学有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种理性的努力,我内心很理解但又排斥,这多么似曾相识。多少年来,靠知识阶层推动的现代意识、理性自觉、改良优化,在这片土地上都变成了“并不如烟”。
《Beijing Blue》 短片截图 2014年
《利维坦(Empty)》 插图 2015年
《人工自然》 2019年
书桌前布列松的照片
疫情期间的晒猫、做饭算的上是最大的自我隔绝吧!我书桌上有一张布列松的照片(大约七十年前拍摄的),照片中有一位戴着礼帽和口罩的中年男人,他身后是暮霭中沉睡的午门,我们和这位七十年前的男人又有多少区别?什么时候又能叩响这扇门?
采访/艺讯网编辑部
整理/林路
(图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与疾病”
专题推荐
艺术纪实丨2003-2020,往事并不如烟(第二辑)
艺术纪实丨2003-2020,往事并不如烟(第一辑)
Art Enables to Understand Diseases and Healing
艺术、疾病与治愈
艺术拥抱苦难
以毒攻毒丨CAFA电影解毒所
年度回顾
👇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邻群。
后台输入“洞见”获取2019最火“洞见ART”全集!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